米兰体育app官网入口:
生于潮汕、完成了《归潮》之后的陈崇正,继续写出“英歌舞”题材的小说《英歌饭》,这对于熟悉陈崇正创作生活的读者而言,不会感到意外。陈崇正虽已在大都市工作生活几十年,却一直维持着潮汕地区的口音、味觉和性情,他对家乡的感情之深,在同代人中极为少见。2024年出版的长篇小说《归潮》获得诸多好评,这也指引着陈崇正继续写潮汕故事。“潮汕能写可写的东西太多了”,我经常听他发出类似感慨。潮汕英歌舞在网络上风行之后,我们都期待着他写个相关题材的作品。可以说,《英歌饭》是我们期待已久的小说。
题材虽能预料,作家会怎么写、能够讲个怎样的故事却无从把握。读完《英歌饭》,看到陈崇正巧妙地将当下青年的就业难题与故乡历史背景和文化传统的传承传播关联起来讲故事,将中国现代电影史上的先驱人物、导演蔡楚生的事迹也融入其间,还是感受到诸多意外惊喜。陈崇正擅讲故事,每一篇小说都有一些奇异细节。对于写《归潮》之前的陈崇正而言,奇异成分多为强化艺术性的奇思妙想。但《归潮》以及新作《英歌饭》,奇异内容已转变为一些颇有意味的地方性知识以及一些被人遗忘的历史细节。挖掘地方文化,勾连民族历史,这让陈崇正的《归潮》《英歌饭》等新作在奇思妙想之外,更添了史料作为故事基底,民族性的文化情怀也更加清晰。
![]()
《英歌饭》篇幅不长,故事线索清晰,却能“包罗万象”。阅读过程中,我惊叹于陈崇正的叙事野心:他似乎想将我们这个时代读者对于小说该怎么样如何的所有期待都满足一下,起码是有所回应。比如小说应该有现实感,这可以从小说人物林清岳身上感受到。在广州新媒体公司供职的林清岳,他之所以想拍点英歌舞视频,直接的动力是希望做出一个爆款视频保住工作,也让公司走出危机。小企业创业艰难,大城市小职员的生存空间何在,这些都是很现实的、直接影响当下都市青年生活状况的真问题、大问题,也正是这些“现实问题”让《英歌饭》的故事得以启动。再如小说要有历史的厚度,这在小说中更明显,如小说以揭秘笔法讲述核心人物羽薇薇的“前世今生”,以一个女子的传奇人生增添着小说的历史含量;而小说第三折“战火”,直接写潮汕青年的“抗战”事迹,拓展着小说的历史向度。小说写潮汕英歌队青年与日军特务搏杀的场面,也是《英歌饭》最精彩的内容。陈崇正借鉴了《水浒传》里水浒好汉们的打斗笔法,以恢弘的画面感和细致精准的动作描写,写出了英歌舞之为“中华战舞”的英勇神采。还如小说要表现深的人性,这似乎与《英歌饭》题材丝毫没有关系,但陈崇正为羽薇薇虚构了一个当代的“再世传人”沈悦菱,写她如何被动地成为电视台炒作对象、最后遭受舆论攻击,这些情节能看到世俗利益背后人性的诡谲。此外,还如小说要有文化含量,这是最容易感受到的特质。《英歌饭》字里行间都埋藏着潮汕地区的民间文化,工夫茶、狮头鹅、蚝壳墙、牛肉丸、潮汕方言等等,都在讲故事的过程中不经意间地得到表达。还如小说要兼顾表现地方性、民族性与世界性等等,包括小说要有的人性、神性,都能在《英歌饭》里感受到。在后记部分,作家袒露了创作《英歌舞》的思想意旨:“我不断在故乡与世界之间寻找文学的最大公约数,将地域经验提炼成人类的普遍共情,让它超越地域写作,成为一种具有普遍精神力量的文化钥匙。”这些宏大的文学抱负,都已或显或隐地化作了文学细节,等待着读者去领会和阐发。
![]()
当前时代,人们对小说充满了各种期待,关于好的小说应该具备哪一些特质,也是芜乱得很。没有标准,却又要满足各类型接受者的文化诉求,甚至要承受各领域读者的“审判”,这让很多作家感到困惑,不知道该怎样取舍。读陈崇正的《英歌饭》,也可以感觉到这种困惑。但擅于谋篇布局的陈崇正,他像蜘蛛吐丝织网一般,整个网有着缜密的结构线索,每一个网点也都是布满信息的触角。为此,《英歌饭》可视作一个综合性的文本,作家希望将各类型读者的阅读期待都装置在他的叙事网点中。这种“综合性”,也像小说所讲述的“英歌饭”一般,是“齐心合力一起煮”的“百家饭百家菜”,意味着“平安”和“好意头”。
或许,我们还会好奇小说题名为何叫“英歌饭”而不直接叫“英歌舞”。就小说篇幅而言,描写英歌舞的部分远远大过英歌饭相关联的内容。抛开技术层面的考虑,我感觉“英歌饭”是一个为小说定性、定位的标题。英歌饭是英歌舞表演的前奏,是老百姓为英歌队祈福鼓劲的方式。陈崇正写《英歌饭》,为当代英歌舞补上现代意义上的历史前奏,尤其为女子英歌舞“追根溯源”。小说虚构的一代名角羽薇薇,敢于打破传统规矩,她组建的女子英歌队“仿佛‘为时代打节拍’”。陈崇正创作《英歌饭》,也有一种“为时代打节拍”的意味,这是一种应时代而生、主动为当下社会文化热点“打节拍”的写作。文学的“打节拍”不是单纯的鼓掌,而是让时代的步伐进行得更沉稳有力、更具文化渊源。《英歌饭》为潮汕地区火爆的英歌舞构造了一个流淌着英雄血脉的传奇故事,也为当前新一轮的地方性写作热提供了一个寻根源、续传统的启示性文本。
![]()
唐诗人,1989年生,文学博士。现为暨南大学文学院副教授、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广东省作家协会理事、州市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中国现代文学馆特邀研究员、广东省文艺评论家协会青年工作委员会执行主任、“粤港澳大湾区文艺新星”。已出版《文学的内面》《张欣论》《当代文学见言录》《文学中的广州·小说》等。现阶段主要是做文学批评、城市文学与文化研究。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四大银行 大额存单最新利率:2025年11月,本金20万比买国债强吗?
蔚来董事长李斌:老被问蔚来何时倒闭也挺烦!你买了蔚来,如果蔚来混得不好,时间长了用户也没面子
回报率卷出新高度:迈从首发 16kHz 键盘 Ace 68 Turbo
摩方 H1 迷你主机上市:锐龙AI Max+ PRO 395,售 14798 元
联系人:林生
电话:136-0299-5826
地址:广东省肇庆市四会市四连线新公路南侧高狮宁宅崀仔